曹元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 2017-12-26曹元军职教微研 | 作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教授曹元军 |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6期 | 编辑: 孙文 专业群的建设质量直接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名气、实力等荣誉挂钩,影响学院的招生、学生就业、上级财政支持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大多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如何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是每个学院必须考虑的问题。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为例,目前,学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有电子信息专业群、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医药服务专业群。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并高效运行实施方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发现,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针对具体建设目标,进行常态化诊改工作,是建设高质量示范性专业群的有效手段。
一、建设的指导思想
专业群建设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集专业群建设的路径、策略和成果的具体步骤与考核方法等,进行综合构建,确保高效实现专业群建设预期目标。《国务院澳门银河官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为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常态化诊改工作为抓手,找出学院在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化解,如何有步骤、按计划去完成,进而促进学院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
二、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劳永逸。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则是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建立的机制,是学院专业群教育教学能有效运作的综合系统。高职院校在认真分析学院专业群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方向、标准、实施过程与实际效果的基础上,调查研究所有可能影响专业群教学质量的具体因素,通过分析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建立一个动态诊改专业群教学及督学督管相应的体制、机制。因而,在学院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院按照专业建设需要,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抱团发展,依据学院所处区域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一般以有影响力重点专业为龙头,以服务好地方为办学宗旨,按照区域行业背景、学院内部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相近原则,充分融合高度相关专业而形成专业集群,所以,专业群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及其责任明确。专业群质量体系主体则在纵向4个维度(学院、部门、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和横向4个维度(专业群建设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案)之间相互交融,因其架构在专业群校内数据平台(即四纵四横一平台),所以质保体系主体明确、职责分明。 (二)可控性原则 专业群质保体系建设过程必须可控、透明,在明确主体以后,可控运作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专业群、课程、教师、学生等4个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实行SMART原则的意义在于,使4个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确保质保体系考核的公正、公开、公平。 (三)科学性原则 依据高职专业群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学院专业群质量控制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层面(主体)合理确定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不同的专业群,由于其自身特点原因,确定动态性的诊改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装备专业群(包含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专业)与医药服务专业群(包含康复治疗技术、药学、护理等3个专业)由于服务行业不同,机电装备专业群质保体系中的诊改侧重点是专业群教育教学如何与地方企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衔接,医药服务专业群的教学质量则与现代医药服务相适应。 (四)客观性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群质保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开展,必须以具体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实事求是,按诊改程序进行,即以各专业群源头信息采集的校本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工作基础,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诊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专业群建设健康进行,从而切实提高专业群办学质量和影响力。 (五)可持续性原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3个专业群,其建设过程的质保体系是按照“8字形”质量改进规则,螺旋建立有效且可持续的诊改运行机制,及时周而复始诊断问题,不断改进措施,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实际质量。学院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弱势专业建设,在诊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专业群相关责任主体,再由责任主体实施改进。
三、建设的路径与目标
学院专业群建设要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其质保体系十分健全,体现在路径清晰、目标明确。专业群建设的总负责即学院质量监督委员会,组织各级责任主体,依靠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等理论,以专业群建设质量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目标、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专业群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在质保体系建设中,以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专业群质保体系各个环节,从而建设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实现学院专业群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学院专业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质量工程,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上下合力、左右联动,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专业群建设工程。在近期,要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专业群建设目标为依据,确立目标任务和标准,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与运行流程,建立“四纵四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结构的专业群建设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四、建设的内容
(一)健全质保体系组织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分工 由于专业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质量工程,学院要建立相配套的专业群建设质量保证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整体设计与相应的考核诊断改进,其组织架构主要体现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专业群建设,校长强力指挥专业群质量保证委员会正常运转,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协调教学行政职能部门,确保专业群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2.专业群教学单位质量生成核心 学院专业群建设质量保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学院专业群层面的质量保证政策,以考核学院专业群教学与相关行政各部门工作的绩效和质量;学院专业群建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专业群各项质量监控、考核性诊断改进制度建立与运行等工作。二级专业群教学单位具体负责组织本单位的专业群质量保证及诊改工作,分析、统筹专业群建设方案、以及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案等。专业群相关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专业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专业建设目标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包含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统筹课程标准编制。相关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进行人才市场用工需求调研、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分析,参考学院毕业生麦可斯跟踪调研就业数据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数据,主动开展自我诊改,撰写专业群建设与教学诊改报告,向上级内部质量管理组织汇报诊改工作进度和成效。课程是专业的支撑,因而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专业群具体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依据课堂教学实时诊断数据信息开展自我诊改,详细撰写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与诊改报告,做好前导课程诊改与后续课程诊改工作的对接,确保专业群质量保证体系从群内每一门课程为基础做起,做好全覆盖、全过程对专业群所属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质量监控中诊改工作环节,取得显著质量成效。 (二)完善专业群规划 完善学院专业群近期发展规划和长期计划,主要是为了形成专业群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体系。 1.基于SWOT分析编制专业群建设规划 在学院现有的专业群基础上,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学院目前专业群建设中现有硬件和软件条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编制专业群建设的专业、课程、质量管理等层次目标规划,形成完整的学院专业群纵向规划(学校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专业群二级学院建设单位、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群之间(专业之间、课程之间)规划的横向目标链。 2.建立规划落实与反馈机制 专业群建设编制的规划,用来规范专业群建设质量,需要不断修正专业群建设目标,确保任务按期高质量达标。专业群建设包含了专业、课程、师资、生源、校企合作、质量保证体系等信息流,为实现其规划,需要建立高效落实与质量反馈机制,使得专业建群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三)建立和完善专业群质量标准体系 1.学院层面建立专业群半学年目标任务考核性诊断标准 按照专业群建设质量工程将目标任务分解成半学年考核的子目标任务和开放性目标任务,具体可分为:A类任务,学院专业群建设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B类任务,专业教学团队常规工作任务;C类任务,学院根据建设需要,临时添加的开放性任务。针对不同类别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诊断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反馈,并在反馈中不断完善诊断标准。对于开放性目标任务的诊断标准,则由学院专业群质量保证体系委员会根据任务类别进行分工。诊断标准包括专业群建设时间进度、质量、绩效权重等因素,进行自评考核诊断得分和教学集中考核诊断得分工作,得到第一手诊断信息数据。 2.建立和完善专业群内专业、课程标准 依据高职教育主要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专业群建议应根据地区人才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通过专业群教学优势来联合培养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课程质量体系标准。 教学行政单位,主导建立专业群文件编制标准、专业群建设标准和专业群质量诊断标准。专业群教学单位通过调研建立专业群建设方案教学标准,包括各专业群编制专业方向教学标准,充实专业群教学文件;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包括编制各门课程标准,完善课程教学文件;自我诊改,教学单位按照专业群建设方案进行考核性诊断,对照一系列标准自我改进。 3.建立学生发展标准 学生发展是专业群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学生发展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职业发展标准,主要包括职业目标、职业规划、职业能力拓展、创新创业、求职与发展等;其次是社会能力发展标准,主要包括社会责任与规矩意识、行为举止、团队协作、社会参与、国际视野等。 (四)建立和完善专业群内控体系 专业群内控体系建设,是专业群建设质量和实现规划目标的内部控制,按照既定标准实施并诊改,使得内控体系不断完善。专业群内控体系包括专业群决策分工、资源建设、质量服务、监督控制跟踪等环节,完成专业群建设中事项管控和流程匹配工作。专业群内控体系考核诊断包含:专业群内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绩效、学生发展等4个层面,发布教学数据信息、质量分析报告,加强专业群网上课堂教学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库建设,确保专业群按照内控体系运作,完成既定规划任务,充分发挥对其他专业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五)建设专业群智能平台 专业群智能平台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学院决策层高度重视。专业群建设智能化移动办公与在线学习平台,利用云端大数据资料,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与教务部门,紧扣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环节,实施课程教学质量诊改在线跟踪。利用移动端北斗、GPS等定位功能,进行学生日常考勤,检查学生出勤率,并将反馈意见定时推送。任课教师制定课程教学检测标准,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实施检查,将学生课堂检测结果信息定时反馈推送。对于课程评学,可采用每月评学模式,依据课程考核标准,检查学生对学习课程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并将评学信息反馈推送。设置课堂教学预警阈值提醒推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诊改,联动教、学、管状态分析及监控预警。
五、诊改运行
建立专业群“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质量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在专业群、课程、教师、学生等4个层次展开诊改。 (一)专业群层面 在专业群层面,基于外部需求及内部需求进行专业群教学标准和专业群建设方案诊改。外部需求即国家、地方及高职教育发展需求,以及专业群涉及的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内部需求即学院专业群定位及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发展需求。根据专业群教学与质量监控教学标准,可实施一年一次专业群教学自我诊改,重点在职场需要、专业群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力要求之间,依托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与诊改。 (二)课程体系层面 优势专业群需要有严谨科学的课程体系,其中,课程建设又是重中之重。首先,通过调查研究,确定课程建设方案;其次,根据方案制定每门课程年度建设任务,明确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再次,教学团队对课堂教学施行事前、事中、事后过程诊断与反馈机制,采取课堂在线检测,实时跟踪诊断学生学习课程达标情况,建构课堂教与学良性循环。 (三)教师层面 专业群构成元素中,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依据专业群专业教师的发展规划,对照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实践的规划目标和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诊改,采取自我诊改与学院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专业群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更好服务社会。 (四)学生层面 专业群最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学生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需要按照学生发展标准,利用学院专业群数据平台,采集学生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学生状态,及时反馈改进专业群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人发展等方面,采取学生自测诊断加引导改进等问表式手段,以达到专业群规划中的学生发展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岩、王亚萍.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 [2]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 [3]杨建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及其推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6,(3). [4]陈玉峰.专业群建设及专业群经理的作用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常宏志.浅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6]王珮瑶.澳门银河官网: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 |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
作者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11 点击率:2068